• 您好!欢迎来到资本论财经网!
  • 用户名:
  • 密码:
  • 注册账号
资本论财经网 > 独家 > 财经人物 > 陈振海:别具一格的字 百炼成钢的人
陈振海:别具一格的字 百炼成钢的人
http://www.zibenlun.cn 日期:2016-04-12 12:16:43 作者:杨光荣 来源:资本论财经网

   ——记中国书法领军人物

  陈振海先生的书法生于心田,生于先生对于书法艺术的挚爱。书法天分和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使先生在完全没有任何鞭策或指导,甚至于最初连笔、墨、纸、帖都难以凑齐的条件下,痴心不改,耐寂寞,守清贫,潜心研习,追求点滴进步。经过近六十载的坚持,终于登上国粹艺术的巅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振海先生1950年12月生于开漳祖地福建省云霄县云陵镇开漳圣王陈元光故居燕翼宫,为开漳圣王四十三世裔孙。其祖、父都是普通劳动者,家境贫寒,秉性忠厚,故受族长委托,两代守护久已破败的圣王故居数十年之久。也许是圣王故居中积淀的文化气息的熏陶,先生从小对书法就情有独钟。七岁那年,还未上小学、正在淘气玩耍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的他,第一次看到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三哥陈振鑫(已故闽南著名草书家)在家做书法作业时,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绽出的那种欣慰的表情,懵懂未开的童心突然顿悟——学写字,写让人喜欢看的好字!于是,先生迈出了攀登书法艺术巅峰的万里长征第一步,从此不能自已。先生用心求悟,博采众长,经数十载用心笔耕,今已形成逸古苍劲、清秀峻峭、庄重洒脱、富有书卷气的真、行、草、隶、篆五体书法风貌,艺术造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先生初学书法始于颜体《多宝塔》。因其规范森严,又无人指导,久学不得其法,苦恼之余,曾几次愤然将字帖扔入废纸篓中。总因难舍对书法艺术的那份痴迷,魂牵梦绕,寝食难安,过数日便又从废纸篓中把它找了出来。说来也怪,每一次扔了字帖又找回之后,书艺便觉有明显进步——大约不临写又放不下时,有空便用来回忆、默记,反而想明白了许多用笔和结字的要领。终于有一天,先生的苦心获得了回报——小学二年级第一次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便与三哥并列所在年级第一名,轰动了全校。从此,先生越发勤奋,除了临写,又加上读帖,用心揣摩用笔和结字要领。经五年努力,到十二岁时,《多宝塔》已能得其神似。先生总结学习心得,觉得《多宝塔》不适合写大字,又分别付出两年时间,用提斗笔学习颜体《勤礼碑》、柳体《玄秘塔》二体,奠定了坚实的书法基本功底。

  十六岁那年,先生开始思考选学第二种书体。那年初夏,刚考过初二下期中考,文化革命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虽然其字体基本无法可言,但留意之下,仍可看到一些自己尚未涉及的东西——飘逸洒脱的隶书,行云流水的行书,狂放不羁的草书……尽管水平不高,但在一个偏僻的小城镇,这无疑就是一次滚动式的书法大展。有追求全能型书家愿望的他,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于是,先生揣着向父亲求来的一点零钱,跑到县城唯一的新华书店选购字帖,却发现早已一帖难求——由于大字报运动勾起了不少人学书法的兴趣,书店里的字帖已然售罄。失望苦恼之际,恰巧三哥借得一本《曹全碑》带回家。先生再三向三哥求借,三哥才允他临写三天。这三天一晃就过,刚把蚕头燕尾弄明白,帖就没了。咋办?思来想去,想到大街上许多单位的语录墙,有不少隶书体的。尽管水平不一,对于初学总比没有强。于是,先生带上铅笔和纸头,上街抄隶书体语录去。前后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找遍小县城各个角落,抄写了几百个单字回来,然后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设计结字。写了旬月,常觉字不够用,因通过同学好友向其时称邑中第一名家的父亲张八卦先生求得手书八分体千文一册,奉为至宝,日日观摩。由于楷书基本功过硬,对笔法的理解容易融会贯通,两个月下来,先生便能用一手漂亮的八分体为亲戚朋友写毛主席诗词和语录了。

  接下来又转向行草书。一册借来的于右任先生《标准草书千文第六次修订本》,为满足主人不得污损书页的要求,先生用铅笔双钩精心临写多遍,每一遍临写,都力求更接近原帖。临写到第六遍时,先生觉得差可仿佛矣,因以此为帖,挥毫临写。没想到此六遍临写下来,草书千文的内容与结字早已烂熟于心,挥写之际得心应手。十七岁初度时,先生曾应邀为某工厂在临街三米高墙上用草书现场书写毛主席《七律·冬云》诗一首。稚气未脱、衣衫破旧的先生在人字梯上爬上爬下,一气呵成,不惟用笔结字中规合矩,章法也接近完美。过往行人驻足围观啧啧称奇,六米宽的大街一时交通为之堵塞……

  先生自言学书之能成就今日规模者,在于“自鄙”而不“自矜”。诚如孙过庭《书谱》所云:“自矜者将穷性域,绝于诱进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尔后于下乡插队务农、进工厂当重体力劳动者之艰苦岁月里,尽管所到之处皆被视为“第一支笔”,足可自矜,先生恒思天外有天,不敢自满。但凡囊有余钱,不思改善生活,添置衣物,辄奔书店求购名帖,故其书艺得以日进。上九十年代,先生已兼能五体,知之者以“大师”称之,而先生乃以“书法爱好者”自谓,谦卑与精进之心不改。其“自鄙”由此可见一斑。

  先生将书法创作喻为自身艺术情结的释放,点线撇捺之间的结合恰似节奏丰富的音符。在当代某一流派垄断中国书坛达数十年之久的环境条件下,先生不忘“写让人喜欢看的好字”之初心,不逐潮流,坚持传统经典与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由于在农村和工厂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后来繁忙的企业管理经营工作耗费了他最宝贵的青壮年时期,并曾于上世纪末叶中断艺业八年之久,使他无暇参与更多的艺术活动并早早获得应有的荣誉。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先生修艺即将达到一个甲子年之际,他出类拔萃的艺术造诣终于引起欧阳中石、沈鹏、张海、李铎等书坛领袖人物的高度关注。

  “伏久者,飞必高。”先生对于书法艺术的不断探索,已为中国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将影响长远,在中国书法史上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

  将棘园守暖,把铁砚磨穿,只为那翰苑添新颜

  隶、篆、行、草是先生尤其擅长之书体,是他在完成楷书筑基之后四十余年间倾注心血学习、创新的硕果。先生在诸体之间运转自如,得体大方,每个字都浸透着一位翰墨传承巨匠对传统书法艺术刻骨铭心的挚爱与追求完美的激情。

  先生的隶、篆书风诠释的是典雅与不羁并重的艺术情怀;行、草风貌展示的是成竹在胸潇洒流露的创作状态。

  先生的隶书,自十六岁自今曾经三次变革。第一次在上八十年代初,因学养渐增,对已使用十五年之久、颇受观众称道之自创八分体渐觉有“遒丽居优”之嫌,因取秉绶八分之法以壮之。然其时先生同时忙于工作和读书,对此未作深入探索,收获有限。第二次在上八十年代中后期学习大篆之后,思及 “非究于篆无由得隶”之古训,遂兼取大篆结体入隶,自创篆意隶书而进入第一个成熟期,有多件佳作流传国内外并深得好评。第三次在本世纪初辞职潜修书艺之后,取行书笔法改造其篆意隶书,使隶篆行三体有机结合形成新面貌。

  先生的篆书落笔成字彰显大家风范,字形略长而齐整,笔划圆匀而美秀。结字看似奔放不羁,却能巧妙调和出静谧的韵致,有浓郁的宗周庙堂气象。其六尺中堂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词堪称经典,丰中锐末、旁逸斜出、端庄严谨,纵线整齐、横线错落高度交融,将书法的艺术欣赏价值展示得淋漓尽致。

  先生的行书恬淡雍容内涵筋骨,外柔内刚沉厚安详;用笔腾挪使转机锋百变,结字跌宕多姿韵味无穷。既富集历代诸家之大成,又荡涤魏晋书风之小怯,实为先生于诸体书法中最钟情、最用心、收获最钜者。将其行书精品假之以缃缥,张之于素壁,驻足清赏,足可赏心悦目,养性怡情。

  先生的草书、行草书,既有奔蛇走虺之迅捷,亦有缓步徐行之从容,富节奏感。用笔则中锋侧锋相间,线条则点画游丝殊别,墨韵则润泽枯燥交融,章法则大字小字穿插、直线曲线不拘。据先生言,早年学标准草书之后,创作中每觉有规格化之弊,影响个性发展。后见颠张、狂素、觉斯诸家法帖,兼览姜夔《续书谱》论草书笔法:“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心胸豁然开朗,下笔无滞,任性驰骋,由是渐入佳境。

  学书兼学忠敬,修艺亦修人品

  先生早年习颜习柳,皆因喜爱其字漂亮有力。及年齿渐长,见识渐增,知颜、柳不仅为真书书法之大变革家,亦史上忠贞名臣,心生景仰,学习再苦再难,不复动摇其志。上七十年代末起,因工作繁忙,楷书逐渐废用,然景仰之心未减。时先生善书之名日彰,登门求教者渐夥,又因文革期间碑帖被列为四旧,出版物极少,偶尔有之,亦多改头换面者,初学者求好帖不易。先生乃将自用柳帖用蜡纸精心摹刻翻印二百册分享初学。本世纪初重修艺业后,追思当年习楷之艰,情难割舍,兼慕清代廉吏钱沣颜书之笔力雄健格局宏大,因并取颜、柳与钱沣笔法作楷。其新作法相端严,骨气铮铮,正气凛然,真力弥满,既可见先生真书功底之坚实,亦可窥先生人品与情操于一斑。

  结语

  陈振海先生的书法,以其强烈的风格、丰富的特质、扎实的功底、重视把握汲纳传统笔墨的人文情结,在人们熟悉的书法体裁中,自然流露蕴藏于他心间与笔端对于诸体意境的追求。且这种追求迄未止步,仍时出新意令人惊喜。人们在欣赏其作品时可以油然读出他对书法的挚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虔诚敬畏和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提升。这正是先生书法艺术弥足珍贵之处。

  中国书法以其博大精深著称于世。学书之难甚于学画。一个真正的优秀书法家的成才周期往往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古之文人墨客日与笔墨相伴,书法即其赖以谋生、交际、显摆、加官进爵的法宝之一。熟能生巧,论理历代名书家不仅专精一体者当接踵比肩,兼善数体者亦非凤毛麟角才是。然而,孙过庭《书谱》慨叹:“偏工易就,尽善难求”;姜夔《续书谱》长吁:“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草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美也。”而生于寒门,长为农民、重体力工人而至企业管理者的陈振海先生,并非职业文人墨客,且在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无端失去受教育的权利,青年时期他每天挥汗之余才能挥毫,中年时期他经常奔忙之余偶得读帖,每周休息半天乃是常态,成为书法家已属不易,遑论成为名家、大家?!然而,先生却做到了尽善兼美,风神超迈,奇哉!

  以抽象线条为载体之中国汉字书法,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形式,最适合体现华夏民族文化之精粹与审美心理。人们常说:书为心画,书如其人。陈振海先生脚踏实地潜心研习书法艺术,几十年间清贫寂寞坚忍不拔,后期穷且益坚不坠其志,实具备非常人所能及之信仰与毅力。此亦即先生艺术造诣与魅力之所由来。相信他必能成就当今中国书坛之大器,在引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潮流中有更大的担当。

  【艺术简历】

  陈振海,字奋之,号无逸斋居士,1950年12月生,福建省云霄县人,现定居北京通州。先生于始龀之年观三兄习书,遂好之。因家贫无力培养,乃自觅破笔,清水代墨,地砖当纸,迤逦九年,学成颜、柳二体楷书,而后习隶、行、草、篆。于务农、务工辛劳之余暇,见缝插针,苦练不辍。1992年起曾因工作羁累几近完全中断艺业达八载之久,功力大为减退,竟至执笔辄思遏手蒙,无从下笔。每思及此,痛摧心肺。遂于2000年底毅然辞去行政职务与工作,每月依靠数百元生活费及少许授课收入维持生计,守清贫,耐寂寞,杜门不出,轮番修炼五体,并潜心研究文字学,溯流寻源,释疑解惑,明心见性,做到“下笔无滞”。经本世纪初14年近乎气功“闭关”式潜修,遂至人书俱老、五体兼精之境界,成为一位集大成书法艺术家暨迄今唯一从知青及一线重体力劳动者中秀出的“三无”(无书法专业学历、无参加国展及获奖殊荣、无中书协会员身份)书坛巨匠。其书楷法颜柳,结体端严,点画遒劲;隶融篆法,舒展奇秀,意趣悠远;篆崇宗周,圆匀婉转,风姿约绰;行、草融右军、颠张、狂素、南宫、鲁直、觉斯、板桥等历代大师之长,小字遒润流媚而内涵骨力,大字狂放流畅且雄健豪迈。可贵在坚持传统书法美学追求,不逐潮流,厚积薄发,自成一家,功力深厚,风规谨严,变化丰富,雅俗共赏,自蝇头小字至盈丈巨书无不精到。

  早期作品入编《二十世纪知名书画艺术家收藏大典》等多部专辑,并被《收藏大典》推举为百名杰出成就书画艺术家之一;近期力作与欧阳中石、沈鹏、权希军、李铎并列入编《中国书道》五人集,与沈鹏、刘大为并列入编《中国翰墨传承巨匠》三人集, 与李铎并列入编《聚焦中国书坛领军人物》二人集,与张海、沈鹏、苏士澍并列入编《神州名家书画》,与欧阳中石并列入编《墨彩流香》二人集。艺术传略载入《百年中国书画史》。已跻身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书坛大家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陈振海:别具一格的字 百炼成钢的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资本论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陈振海:别具一格的字 百炼成钢的人》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直接点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网友评论>陈振海:别具一格的字 百炼成钢的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资本论财经网保持中立

更多资本论•独家

酷派:致力创新 拥抱AI

酷派:致力创新 拥抱AI

(文章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作者 冯飞) 访酷派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视察指导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视察指导充分肯定创业

梅楚安被聘为南昌理工学院客

梅楚安被聘为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9月7日,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华夏邦交

教师杨家斌:学高为师 身正

教师杨家斌: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图为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杨兴小学教师杨家斌(左一

唐山 爱在天地间 关爱崔雅薇

唐山 爱在天地间 关爱崔雅薇

关爱患白血病的最美女教师崔雅薇大型义演活动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