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资本论财经网!
  • 用户名:
  • 密码:
  • 注册账号
资本论财经网 > 产经 > 医疗健康 > 东阿陷“造假”重点疑指向竞争对手?
东阿陷“造假”重点疑指向竞争对手?
http://www.zibenlun.cn 日期:2012-03-28 14:48:21 作者:王卓铭 北京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公司的宣传材料介绍,和田阿华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也是工艺最先进的阿胶加工企业。
  
  【资本论财经网综合】自从被质疑数据造假以来,东阿阿胶(000423)方面除在3月24日公告澄清以外,正在积极收集材料准备诉诸法律。
  
  3月27日,记者从东阿阿胶内部获悉,总经理秦玉峰已经通知公司法律事务部,调查“造假门”的起因。东阿内部人士介绍:“媒体集中出现东阿阿胶的负面信息,公司调查后发现是有人给不同媒体发放相关材料。法律事务部也有怀疑的对象,但现在还处于证据收集阶段。”
  
  3月22日,有媒体披露称,东阿阿胶新疆和田的工厂生产的半成品阿胶块涉嫌虚构原产地,另外其用以支持涨价的行业数据也涉嫌造假。深交所即要求东阿阿胶出公告澄清。
  
  东阿阿胶已将怀疑的重点指向竞争对手。而在市场上与东阿阿胶并驾齐驱的,正是同处山东东阿地区的福胶集团。
  
  早有端倪
  
  自从2010年连续提价以来,东阿阿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在业绩增长的同时,东阿阿胶的原料控制程度、市场占有率和实际成本也一直成为质疑的对象,各方面负面信息也从未中断过。
  
  从2012年1月开始,有关东阿阿胶的负面信息就开始在坊间流传,其中,新疆子公司阿华阿胶是质疑的核心。
  
  东阿阿胶公告称,位于新疆和田的阿华阿胶主要负责将驴皮前处理为生产原料,这部分原料主要用于制作阿胶枣等产品,不用于生产阿胶块。
  
  邓笑然介绍:“新疆的阿胶厂是收购过来的。当时公司计划在新疆建设养驴基地,在当地政府的撮合下,也是出于扶持地方经济的考虑,就收购了那家厂。”
  
  2002年,和田阿华正式成为东阿阿胶的子公司。根据公司的宣传材料介绍,和田阿华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也是工艺最先进的阿胶加工企业。当时的公司的发展计划是,“到2007年,阿胶产量增加到800-1000吨,年产值超过1亿”。
  
  不过,和田阿华一直是东阿阿胶的一块心病,因此一直没有续用新疆工厂的“碧龙”品牌。东阿阿胶内部人士表示:“新疆那边的高层和技术人员都是东阿从山东派过去的。说实话,公司对于新疆工厂的质量控制不是特别放心。”
  
  今年年初,甚至有爆料信息称,和田阿华加工阿胶所用的并非整张驴皮。
  
  2002年和2010年,山东东阿部分阿胶生产企业两次被爆用碎皮加工阿胶,其中甚至混杂了马皮、牛皮等边角料。这两次曝光事件给东阿的阿胶产业造成严重打击。这也正是东阿阿胶一直强调使用“整张驴皮”的原因。
  
  邓笑然否认了和田阿华的原料问题,表示:“东阿阿胶及子公司肯定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生产的,不可能存在碎皮加工的问题。”
  
  尽管东阿阿胶并未指明,但该公司倾向于认为竞争对手策划了整个针对东阿阿胶的负面报道事件。
  
  正面冲突
  
  福胶集团是山东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之一,据称阿胶块出厂量已经超过东阿阿胶。“2000吨”,一直是福胶对外宣称的阿胶块出货量。而东阿阿胶2011年的阿胶块产量为1700吨左右。
  
  尽管出货量大于东阿阿胶,福胶却无法尽享东阿阿胶“涨价”的福利。2010年以来,东阿阿胶累计提价5次,阿胶块出厂价从516元/kg提高到目前的1049元/kg,目前终端零售价最高甚至可达到1500元/kg。
  
  福胶的价格远低于东阿阿胶。2011年12月28日,福胶集团2012年迎新春座谈会上,福胶总经理杨福安介绍:“2011 年,福胶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 福胶2011年3月的调价函显示,当时的福牌阿胶零售价仅为450元/kg 。
  
  东阿阿胶和福胶的口水战由来已久,除了争论谁才是真正的“阿胶原产地”之外,双方在市场占有率、原料争夺甚至产品包装上摩擦不断。
  
  2002年,央视报道福胶以次充好,以马皮造阿胶的内容之后,福胶集团被整顿,整个阿胶行业受到冲击。东阿阿胶随即公布,与福胶没有任何关系,乘势扩大了市场份额。多年来,福胶一直处于追赶者的地位。
  
  随着2010年以来东阿阿胶多次调价,确立市场霸主地位后,福胶也积极跟进。在调价的同时,福胶亦强调其“最大市场占有率、最大阿胶生产企业”等身份。这些提法令市场对于东阿阿胶的霸主地位产生怀疑,因为两家企业都宣称各自市场占有超过50%。
  
  这样滑稽的现象使两家企业的矛盾一触即发。这次事件也是东阿阿胶首次将矛头指向竞争对手。
  
  数据是否造假?
  
  对于不断涨价的阿胶来说,真实的市场数据到底如何,仿佛一直是个谜。
  
  无论是东阿阿胶还是福胶,抑或是太极集团、九芝堂等用驴胶入药的企业,都将驴皮作为主要资源。因此,强调驴皮的稀缺性成为它们支持业绩的重要手段。
  
  东阿阿胶公告称,“2010年某调研机构做调查显示,东阿阿胶收购了市场上80%左右的成年驴皮。该数据属于第三方调查结果,并不是公司统计的结果”。邓笑然表示:“事实上2010年以后,公司从未披露过原料控制情况。”
  
  东阿阿胶方面将此归因于其新型的养殖模式。目前,东阿阿胶在全国设有13个养驴基地,都是以合作社模式组织的,东阿阿胶副总经理李世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驴的所有权是属于农民自己的,东阿阿胶只是把这些驴作为一种商品买回来。”
  
  而且,这种买卖也并非完全掌握在东阿阿胶手中。在内蒙古赤峰养驴基地中,记者从养殖户口中了解到,有很多公司来当地收驴,往往多给几百块钱,农户的驴就卖给别的企业了。
  
  因此,从阿胶出厂量来推算各公司的原料控制率更客观。按照“3斤驴皮出1斤阿胶块”的比例,东阿阿胶2011年实际驴皮加工量约为5100吨,每头驴出皮量约10kg,依此推算共需51万头驴。
  
  农业部每年集结出版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中国2010年驴存栏数为639.7万头。从存栏数上看,全国驴资源在以每年约3.5%的速度减少。但2009年版年鉴提供了另一个数据,当年全国驴的出栏数为227.9万头,这一数字在以每年约6%的速度增加。即实际用于制胶的驴皮非但没有减少,还处于增长状态。
  
  驴在出生后3年就达到成熟,可以取皮。驴存栏和出栏两个数字的差异,显示取皮用驴正在逐步替代畜力用驴,成为养驴的主要目的。
  
  比照上述数据,东阿需要51万头,福胶需要量略多于东阿,按出栏数227万头计算,东阿阿胶和福胶总共控制了中国约50%的驴皮资源,原料市场空间还很大,远未达到稀缺的程度。
  
  不过“稀缺”这一卖点被各家企业所利用。东阿阿胶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阿胶系列产品成本同比增长15%,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6,7%。驴资源成本的上涨却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效益。
  
  这样的格局自然是各企业所乐见的,也难怪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曾表示:“阿胶涨价从根源上来说仍然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营销策略。”
  
  
 
【免责声明】本文《东阿陷“造假”重点疑指向竞争对手?》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资本论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东阿陷“造假”重点疑指向竞争对手?》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直接点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网友评论>东阿陷“造假”重点疑指向竞争对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资本论财经网保持中立

更多资本论•独家

酷派:致力创新 拥抱AI

酷派:致力创新 拥抱AI

(文章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报》作者 冯飞) 访酷派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视察指导

江苏省长石泰峰莅临江苏瑞丰视察指导充分肯定创业

梅楚安被聘为南昌理工学院客

梅楚安被聘为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9月7日,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华夏邦交

教师杨家斌:学高为师 身正

教师杨家斌: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图为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杨兴小学教师杨家斌(左一

唐山 爱在天地间 关爱崔雅薇

唐山 爱在天地间 关爱崔雅薇

关爱患白血病的最美女教师崔雅薇大型义演活动在唐